这是属于PAC的高光时刻!
能力传承 薪火相传
没有导师会说:“请说出你的梦想。”也没有导师会说:“请加入我的战队”。但这就是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的模样——人才培养承上启下,技术能力薪火相传、生态聚合无缝衔接。CCF HPC China 2021期间,第九届“英特尔”杯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(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 简称PAC)全国总决赛如期举办。
这是PAC2021颁奖盛典。PAC大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(CCFTCHPC)联合英特尔(中国)有限公司、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倡导发起,现为全国范围内(含港澳台)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并行挑战赛。竞赛旨在培养和发掘并行计算杰出人才,寻找行业最佳应用。
自2013年创办以来,并行应用挑战赛累计覆盖超过35座城市,300余所高校,直接受益者超过13000余人。大赛始终坚持以“为参赛者助跑,为从业者加速”为使命,在开展比赛的同时,与参赛院校学科负责人共同交流并行计算课程,有效地促进了相关课程的建设,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了更多优秀复合型技术人才。为比赛优秀团队成员升学考研、实习就业、论文发表等提供机会,使高性能计算产、学、研三方合作的生态系统趋于成熟。
应用与优化
PAC2021分为应用组和优化组,共有8支队伍闯入应用组决赛,16支队伍闯入优化组决赛。最终,风雷团队获得应用组冠军,山东大学“吃饭不长肉队”获得优化组冠军。
《百亿级网格飞行器流动模式》,这是风雷团队的参赛作品。计算流体力学(简称CFD)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风雷软件是面向E级计算并适应多种硬件平台的CFD,其在2020年正式开源,应用单位超过30家,开发者超过600人。
PAC2021应用组决赛获奖名单
但此前风雷软件并行学习成本较高、硬件架构适应难、并行拓展效率低。风雷团队在此次大赛中,通过采用MPI并行编程和OpenMP并行编程,则首次突破了百亿级网格,以及英特尔30万核的规模限制。尤其30万核英特尔的集群应用,在国内也实属首次,收敛时间因此从40小时,缩短至2.2小时,为快速飞行器设计奠定了基础。
与应用组不同的是,优化组更注重考核参赛选手的技术硬实力。“Barcode空间组定位算法”这是今年决赛提出的命题作文,而且此研究方向刚刚兴起,尚没有标准答案。组委会正是希望借此,探索更多的研究思路。
空间转录组学是近年基因分析技术中一项重要突破,有助于研究和分析细胞功能生物特征。但现有的计算方式还不够成熟,需要提出更具想象力的优化方案。山东大学“吃饭不长肉队”获得优化组冠军,从生产者到消费者,其一个环节、一个环节地“扣时间”,一种方式、一种方式地尝试对比优化策略。
PAC2021优化组决赛获奖名单
人才与生态
高性能计算并不缺乏挥舞的荧光棒,但高性能计算对粉丝要求也是极高。尤其是00后一代“粉丝”,他们参加大赛,可以天马行空地将团队名称命名为:“吃饭不长肉队”、“你说的都队”、“吃了就睡队”、“搞不懂二进制队”,但这些超级粉丝走出校门后,也将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。
科技革命就是跨界融合,高性能计算也是如此。高性能计算是当代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,但跨级融合性人才,才能占领制高点。他们就要既懂并行计算、哈希表,也要懂AI、云计算、大数据;既要懂芯片、存储、网络,也要懂风冷液冷、绿色低碳。
不仅如此。高性能计算确已无处不在、无所不能。其早已不局限于科学计算等传统领域,从自动驾驶、能源勘探、天气预报、基因检测、基因测序,到机械设计、风洞仿真、芯片设计,再到新药研发、电影特效、金融衍生品设计,甚至我们每天喝的咖啡生产,都已进入高性能计算的服务射程范围。
以本届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为例,进入应用组总决赛的8支队伍,就涉及航空航天、飞机制造、水文水利等不同领域。这代表了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昂扬向上,但这也是高性能计算的生态压力。
无所不在的高性能计算,需要无所不能的人才,无所不及的生态。应用场景将跳出科学技术的“传统”,涉及能源、制造、生物、医药、金融、影视、餐饮等不同领域,生态伙伴也将跳出系统集成商、ISV的“传统”,涉及数据服务商、数据运营商等。
舞台与平台
在此方面,CCF HPC China 2021就是很好的平台,PAC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就是不错的舞台。这里有如英特尔这样的多元算力服务商,联想这样的设备方案商,还有并行科技这样的全景技术服务商,以及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这样的业务服务商。
每家企业都已深入数十个应用场景,手握数千个行业成功案例,并与数百家行业ISV,建立着稳定的合作。而且这些企业并不自私,正在以不同的定位,从不同的角度,理解和阐述着高性能计算。
CCF HPC China 2021,以及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,就是将此生态功能发挥到极致。院士、教授、研究员被聚集在一起,不同角色企业,也找到了共同话题。由此,“产、学、研”生态贯穿一体,市场需求反馈周期和人才培养周期,都被大幅压缩。人才培养从圣贤书到窗外事,无缝衔接,人才培养从走出校门,到走上工作岗位更毫无违和感。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PAC大赛,共同相约PAC2022!
官方通知
2024/10/23
2024/10/23
2024/9/30
2024/8/22
2024/7/24
2024/7/12
2024/6/22
2024/4/26
2022/7/7
2022/5/7
2021/10/27
2021/9/2
2021/8/23
2021/4/29
2021/3/22
2021/3/8
2021/3/22
10月27